近年來,睡眠問題日益突出,特別是兒童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,睡眠問題可能引發多種身體疾病和心理疾病。以及學習成績上不去,可能就是因為沒睡好!
有位日本的睡眠專家研究了不同年齡所需的睡眠時間。按照標準,中學生至少要睡8小時,小學生9小時,幼兒園生則需要10小時。其中雖有個別差異,原則上,至少在中午以前不困,都算符合良好睡眠的標準。
那睡眠時間對于學生的成長有什么意義呢?
身體發育
對于兒童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來說,睡眠對身體發育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,因為在每個睡眠周期里面,比如生長激素是在睡眠周期里面以脈沖形式分泌出來的。
中國有句老話是這么說的“孩子睡一覺,長一點”,其實這是有道理的,因為睡眠對學生的生長發育有著直接的關系。部分學生的睡眠質量差或者睡眠不規律等,身高和體重都受到影響,所以健康的睡眠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生長生育。
大腦發育
從日常生活中家長和老師就可以發現,睡不好的學生會沒什么精神,吃不好、玩不好、學不好,從而導致“難教育”。而睡眠充足的學生,則比較少出現這種情況。你的孩子沒學好,可能就是因為沒睡好!
這是因為,健康的睡眠有利于學生大腦皮層的發育,對提高兒童的智力和促進青少年思維能力發展有至關重要的關系。
日常儲能
良好的睡眠還能起到一個非常好的儲能作用,能讓學生在白天能更好的活動、更好的認知事物、更好的智力發展。所以,對學生來說,健康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。
學生的睡眠問題不容忽視,家庭及社會都應該重視起對學生的睡眠問題,他們需要健康、高質量的睡眠。
關愛學生睡眠健康,讓學生們睡個好覺,那么想讓學生擁有高質量的睡眠,該怎么做呢?我們有話要說:
睡眠小建議
睡眠寢具:
家長需要為學生準備好合適的睡眠寢具,尤其是 床墊和枕頭,是直接影響到孩子睡眠質量的關鍵道具。
睡眠環境:
臥室可以用隔音板,還有不透光窗簾,盡量的減輕外界對學生們的睡眠影響。
睡前準備:
為了讓學生容易進入夢鄉,在睡前盡量不要讓學生再接觸電視、智能手機和游戲機等;就寢前的燈光最好是螢光色;還可以在睡前喝點熱牛奶,牛奶有催眠的作用。
堅持早起:
要倡導早睡早起,這點應該從小培養,努力讓學生們能適應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,還有就是一定要按時吃早餐。
適度運動:
起床后,還要鼓勵學生多沐浴晨光,盡量不累積壓力和不安,在傍晚可以鼓勵孩子們多運動,可以起到發泄壓力以及鍛煉身體的作用。
健康大建議
曬太陽的最佳時間:
上午8時至10時和下午4時至7時,是曬太陽養生的最佳時間。此時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線A光束為主,可使人體產生維生素D,從而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抗癆和防止骨質疏松的能力,并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病率。
散步的最佳時間:
飯后45分鐘至60分鐘,以每小時4.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鐘,熱量消耗最大,最有利于減肥。如果在飯后兩小時后再散步,效果會更好。
洗澡的最佳時間:
每天晚上睡覺前來一個溫水浴(35℃~45℃),能使全身的肌肉、關節松弛,血液循環加快,幫助你安然入睡。
睡眠的最佳時間:
午睡最好從13點開始,這時人體感覺已下降,很容易入睡。晚上則以22點至23點上床為佳,因為人的深睡時間在24點至次日凌晨3點,而人在睡后一個半小時即進入深睡狀態。
鍛煉的最佳時間:
傍晚鍛煉最為有益。原因是:人類的體力發揮或身體的適應能力,均以下午或接近黃昏時分為最佳。此時,人的味覺、視覺、聽覺等感覺最敏感,全身協調能力最強,尤其是心律與血壓都較平穩,最適宜鍛煉。